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人事信息

人事信息

山西青年“五四”奖章 | 赵日:心无旁骛 勇敢向前

    2022-05-31          浏览量:

赵日,男,1988年8月出生,清华大学博士,现任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副研究员。曾获中国辐射防护学会“青年科学家”、山西省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杰出青年”、中国核工业集团“菁英人才”、中核集团“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先后获得“锦囊2020”首届全国未来战争概念大赛一等奖1项、首届全国军事科技创新大赛优胜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核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核集团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逐梦清华,勤学苦读只为强核报国

2006年,赵日从安徽省山区小县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学生时代的他就对物理、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本科毕业后又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直接保送清华大学核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博士毕业后,多家大型企业曾向他递来橄榄枝,但他深知祖国核事业亟需高精人才来接续传承、重振旗鼓,国防工业需要他,祖国需要他。“入主流,上大舞台,成大事业”是清华人的无悔誓言。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扎根离家千里之遥的山西太原,投身强核报国的伟大事业中,誓要甘守寂寞,埋头苦干,十年磨一剑,不负祖国和时代的重托。

矢志不渝,千锤百炼铸造大国重器

作为一名基层科研工作者,赵日始终以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己任,坐冷板凳、啃硬骨头,短短几年时间,就取得了多项核能科技重要成果,研发出多个国防工业关键装备。他常说:“科学研究是十年磨一剑,一定要静下心来,苦功夫出硬成果。”

“科研要靠灵感,但不是凭空乱想,只有长期积累刻苦钻研,才能产生有价值的灵感。”面对国外长期垄断的核辐射探测核心技术,他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独立建立了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辐射探测核心技术——伽马射线能谱分析技术。该技术是核反应堆、核动力装备中放射性核素识别的最基本、最重要手段。为打破国外垄断,早日实现自主可控,他不知分析过多少能谱,演算过多少稿纸,重复过多少实验。经过大量尝试和失败后,终于建立起了基于非线性拟合和稀疏信号理论的伽马射线能谱分析算法体系,一举解决了长期困扰国内学者的高涨落下弱信号核素识别难题。

放射性内污染活体测量系统是实时测量人体体内放射性核素的精密仪器,是进行人员健康防护的关键设备。同样因为技术高度复杂,此前仅少数发达国家配备,国内没有任何类似系统。赵日作为团队的核心骨干,在“没有出路便自寻出路”的信念驱使下,他坚持学习,持续钻研,在几年的艰难攻关中,独立解决了该系统最关键的异常伽马能谱在线识别难题,通过精巧算法将单人测量速度缩短至3分钟,达到国际最高水平。

敢为人先,创新探索核医疗领域新思路

除了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赵日也十分关注核技术应用相关的前沿领域与交叉领域。作为新筹建的“核药研发转化与精准防护”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的核心骨干,他充分发挥自己在核科学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面的优势,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将数个科研成果创新地应用于医学放疗、介入治疗、人体射线成像等领域,致力研发“精准医疗”关键技术,创新探索核医疗领域新思路。他带领团队深入开展核医学领域的调研、交流与技术攻关,开展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宫颈癌联合放疗剂量配准、影像组学驱动的近距离放疗疗效预测、介入治疗医护人员4D剂量实时计算等多个前沿课题研究,探索利用大规模神经网络、GPU并行计算等尖端科技实现放疗剂量精准投递、放疗策略精准匹配、医护人员精准防护等目标,相关成果有望为提高癌症治愈率、降低放疗并发症、保障医护人员健康等方面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在同事眼中,赵日无疑很有天分,十分优秀。然而,这些傲人成绩的背后,是他日复一日的辛苦付出和全情投入。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他始终是那个义无反顾的少年,心无旁骛勇敢向前。(来源:中辐院)